1、分离液态空气法 在低温的条件下加压,可以使空气转变为液态,然后蒸发,但是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‐196℃,比液态氧的沸点(‐183℃)低,因此首先要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,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。 空气中的主要的成分就是氧气和。利用氧气和的沸点不同,从空气中制备氧气称空气分离法。首先把空气预冷、净化(去除空气中的少量水分、、、碳化合物等气体和灰尘等杂质)、然后进行压缩,高纯度液氧全国发货,高纯度液氧全国发货、冷却,使之成为液态空气。然后,利用氧和氮的沸点的不同,在精馏塔中把液态空气多次蒸发和冷凝,将氧气和分离开来,得到纯氧(可以达到99,高纯度液氧全国发货.6%的纯度)和纯氮(可以达到99.9%的纯度)。
单线态氧和三线态氧 普通氧气含有两个未配对的电子,等同于一个双游离基。两个未配对电子的自旋状态相同,自旋**数之和S=1,2S 1=3,因而基态的氧分子自旋多重性为3,称为三线态氧。[6] 在受激发下,氧气分子的两个未配对电子发生配对,自旋**数的代数和S=0,2S 1=1,称为单线态氧。 空气中的氧气绝大多数为三线态氧。紫外线的照射及一些**分子对氧气的能量传递是形成单线态氧的主要原因。单线态氧的氧化能力**三线态氧。 单线态氧的分子类似烯烃分子,因而可以和双烯发生狄尔斯-阿尔德反应。 物化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,熔点-218.8℃,沸点-183.1℃。 同素异形体:臭氧(O3),四聚氧(O4),红氧(O8)。
3、分子筛制氧法(吸附法) 利用氮分子大于氧分子的特性,使用特制的分子筛把空气中的氧离分出来。首先,用压缩机迫使干燥的空气通过分子筛进入抽成真空的吸附器中,空气中的氮分子即被分子筛所吸附,氧气进入吸附器内,当吸附器内氧气达到一定量(压力达到一定程度)时,即可打开出氧阀门放出氧气。经过一段时间,分子筛吸附的氮逐渐增多,吸附能力减弱,产出的氧气纯度下降,需要用真空泵抽出吸附在分子筛上面的氮,然后重复上述过程。这种制取氧的方法亦称吸附法.利用吸附法制氧的小型制氧机已经开发出来,便于家庭使用。 4、电解制氧法 把水放入电解槽中,加入或以提高水的电解度,然后通入直流电,水就分解为氧气和。每制取一立方米氧,同时获得两立方米。用电解法制取一立方米氧要耗电12~15千瓦小时,与上述两种方法的耗电量(0.55~0.60千瓦小时)相比,是很不经济的。所以,电解法不适用于大量制氧。另外同时产生的如果没有妥善的方法收集,在空气中聚集起来,如与氧气混合,容易发生较其剧烈的爆炸。所以,电解法也不适用家庭制氧的方法。